全国[切换]
自选智能匹配养老院
提交
养老网:教老年人如何“春捂”
浏览量:1341
时间:2020-03-23
作者:大连养老网


      时下虽已入春,但冷空气依旧伺机而动,早晚寒意不减。春天的特点,就是早晚温差大。比如2019年5月19日,日最高气温31.4℃,日最低气温6.9℃,温差达24.5℃。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大家都知道初春时要多穿点,“春捂”有什么讲究呢?养老网小编为您讲解。

      辽宁省气象服务中心分享了4个“春捂”气象指标。

11_副本.png

      第一个指标:24至48小时。捂的最佳时机,是在冷空气影响期间的24至48小时。

      第二个指标:8℃。昼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第三个指标:15℃。捂与不捂临界温度是15℃,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以上时,就可以不捂了。

      第四个指标:7天。医学专家建议,冷空气过后即便气温回升,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最好再捂7天左右才能适应,不能减衣过快。此时,适合用“洋葱穿衣法”,也就是一层包一层,随时可增减。

      为什么“春捂”这么重要?因为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在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乍暖还寒的换季时节,冷暖空气交替活动频繁,尤其是早晚天气较凉,人体血管反应强烈,容易导致脑血管疾病发作。

      比如一些人在换季时节,洗澡会选择特别热的热水,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何超提醒,老年人不适合过长时间洗澡,且高温洗浴易造成机体脱水,使原本血流缓慢的脑组织出现缺血改变,诱发脑梗死。同时,应注意保持每天间断饮水习惯,如果没有心衰、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建议每日饮水总量2000毫升。

22_副本.png

      专家还表示,虽然这段时间大家减少出门,但不能完全不运动。可在家适度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这些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呼吸功能,提升肺活量,还可促进血脉通畅,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饮食上,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宜“清补”“平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饮食要注意清淡,不宜进食大辛大热食物,宜多吃山药、小米、红枣、春笋、菠菜、鸡肉、蛋、牛奶等。

      养老网小编提醒您,如出现偏侧身体的瘫痪、吐字不清、面瘫等症状,请立即前往附近具备溶栓条件的医院急诊进行评估。溶栓只能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半夜发病,切莫拖到白天再看病。

微信号复制成功

微信号: tingting614516

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粘贴号码-搜索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