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由此引起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除了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外,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
腰椎压缩性骨折引起老年人身高缩水
解放军总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张立海介绍,骨质疏松性骨折在临床中发病率最多的是腰椎压缩性骨折,有些老年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身高急剧缩水,这并非人老后身高就会缩小,而是老年人的腰椎不停压缩,最后造成脊柱的畸形并形成驼背。关于这种腰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多数的老年人经过卧床三到五天后可以缓解,如果患者不太疼了,能够躺的住,就会对老人进行保守治疗,严格卧床4周,可以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如果卧床一周后还有局部疼痛,可以考虑行椎体成形手术。这种骨质疏松骨折本身风险并不高,只是后期可能会影响人的心肺功能,同时驼背会影响人的形象。
老年髋部骨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张立海介绍说,心梗、晚期糖尿病和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老年人死亡的三大因素,其中老年髋部骨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发病率中居第二位,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长,且死亡率并没有降低。老年髋部骨折二十年前统计的数据和去年统计的数据围手术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一直维持在6%-12%的高比例。多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非因为骨折和手术死亡,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的患者群集中在本身就堆积了内科疾病、并发症的老年人,这种情况下的老人再经受疾病和卧床的冲击,对全身负荷非常大。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以坚强固定、早期锻炼为原则。张立海说,老人摔伤后应注意几个容易发生加重的并发症。首先是心源性疾病,术前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心脏风险的评估和排查。其次是血栓,下肢骨折后有70%的患者会形成血栓。血栓形成主要由于长时间卧床,血液凝固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到了肺里就是肺栓塞,肺栓塞的死亡率非常高,且发病前没有征兆。
张立海介绍说,老人骨折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因为老人的血液在骨折四个小时后就开始凝固形成血栓,所以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抗凝治疗。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去医院,要把老人的脚垫高、给老人揉小腿肚子或者穿加压袜子来避免血液在下肢的凝固。老人一旦骨折除了使用抗凝药物外还可以做简单锻炼,比如把脚勾到极限踩到极限加速两端血液回流,另外就是从小腿肚子揉到大腿根,每天最少揉五六次。这些锻炼不仅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有利,也对老人出院回家后或者长期卧床的患者有利。
张立海说,老年髋部骨折后往往会咳不出痰,而痰堆积在肺的深面会引起肺部感染,从而形成坠积性肺炎。痰的咳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够降低肺部感染,减少全身的各种并发症。所以老人在不疼痛的情况下需要加强从下往上的扣背并鼓励老人咳嗽。在做围手术期间老人每天要做三十次以上扩胸运动,通过运动来刺激肺的动度。同时老人还可以吹小气球,早中晚各十次,通过肺和气球的鼓荡运动改善肺功能,促进痰液的咳出。